《掌阅惠州》平海古城:630年,孤独守护这片海
古镇/广东/旅游
本文节选自第52期《惠州旅游》 文丨了_缘 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备倭都指挥使花茂将军来到了惠州府境内的一片人迹罕至的海滩,他将在这里完成一个光荣的使命。 时大明王朝建国之初,海患肆虐、倭匪猖獗。巩固海防、加强海权成了这个新兴王朝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年后,也就是1388年,一座全新的城市在这里建成,它的名字叫做“平海守御千户所”,隶属碣石卫,而卫、所则属于明朝的军事建制。显而易见,平海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军事重镇的职责。此后的日子里,它便尽职尽责,守护着祖国海疆的安宁: 1564年,近两万倭寇进犯惠、潮二府,朝廷派俞大猷赴广东剿匪。行动历经四年,斩杀倭寇3000多人,困扰明朝近两百年的倭患终告平息。 1805年,广东沿海有七个主要海盗团伙,共有海盗七万之众,他们结成联盟,对清朝统治构成威胁。清政府利用各海盗团伙内部的矛盾,通过“既剿又抚”的方式,收降海盗头目。五年后,广东的海盗被彻底消灭。 1938年,侵华日军登陆惠州沿海,在惠州大肆烧杀抢掠,平海及稔平半岛成为重要的敌后根据地之一。经过七年浴血奋战,1945年8月21日,平海获得解放。 1962年,台湾特务乘坐橡皮艇潜入惠东小星山岛,被港口民兵连一举歼灭。港口民兵连后被授予“英雄民兵连”光荣称号。 六百多年来,平海“城如其名”,守卫着海洋的和平。 如今,硝烟早已散去,不再为人所知。作为游人的我,踏上这座古城,感受到的则是浓浓的传统乡土民俗气息。 和邻近已被各大豪华酒店、度假中心占领的双月湾、巽寮湾相比,这里多少显得有点“落后”。但古城风貌得以保存至今,却又得益于这里较低的开发程度。 走在十字街上,看似相近的风貌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从小生活的惠州府城,与惠州府城相比,这里的建筑和布局,保留得更加完整:东西南北四道城门,纵横相交的十字街,街旁的七口古井,众多的寺庙与古宅……时正月初五,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城门街头随处可嗅到的香火味和随处可见的爆竹碎片。 早听闻海边人“习俗多、规矩多”,果不其然。四道城门楼上均有供奉的神祇不说,街头巷尾处也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神庙,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位于古城十字街口的关帝庙了。至于为何崇拜关公,或许是这里历来是军事重镇,处在战争前线的缘故吧。除了崇拜战神,海洋的神灵自然也是这里的居民们敬畏的对象:谭公庙、妈祖庙、洪圣古庙、龙山庙……都无一例外与大海有关。 六百多年来,这里的人们日复一日,坚守着这些传统的信仰。 惠州老城区邻近西湖,西湖作为惠州知名景区,时常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但老城区却一直保留着我童年时的风貌,不为人知的历史建筑静静地躺在这里,老街坊们说说笑笑、怡然自得,偶尔有游客闯进了这里,就会刹那间忘记了外界的尘嚣。 平海古城同样邻近知名景区双月湾,节假日时,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让这片白色的海滩充满了喧闹。而平海古城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游客即便依靠电子地图,也很难进入到其内部,古城得以保存着数百年如一日的风貌。 但正因如此,探寻这里的历史风貌,就如发现新大陆一般,令人充满惊喜。
|